
一、数据结构
(一)基本概念
1、数据
数据是用于承载信息的一类载体,它以某种方式表示某一个信息。对于计算机而言,也就是二进制的0和1.
2、数据元素
数据元素是我们根据某个需求确定的数据的基本单位,在实现这个需求的过程中,通常将数据元素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。例如,在C中定义的struct结构体。
3、数据项
数据项是构成数据元素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,它反应这个数据元素某个方面的信息。例如,在C的struct结构体中的组成部分。
4、数据对象
数据对象是指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的集合,强调的是某两个数据元素类型是相同的。例如,在C中我们定义struct结构体,用此结构体作为数据类型声明的两个结构体A和B。
5、数据结构
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。例如,我们声明的A和B之间是线性关系,或者集合关系?
6、数据类型
数据类型是具有同一特点的值的集合以及这一特点对应的算法。例如,C中的int类型,既包含整型数,也包含整型数所对应的一些运算(加减等)。

(二)三要素
1、逻辑结构
(1)集合关系
集合关系:数据元素同属于一个集合,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关系。一个数据元素在逻辑上既没有前驱,也没有后继。

(2)线性关系
线性关系:数据元素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。一个数据元素在逻辑上至多有一个前驱,至多有一个后继。

(3)树形关系
树形关系:数据元素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。一个数据元素在逻辑上至多有一个前驱,但可以有多个后继。

(4)图状关系
图状关系:数据元素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。一个数据元素在逻辑上可以有多个前驱,也可以有多个后继。

2、存储结构
(1)顺序存储
顺序存储:把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,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存储。

(2)链式存储
链式存储:把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,通过指针的方式连接起来,物理位置上可以不相邻。

(3)索引存储
索引存储:通过建立索引表的方式记录数据元素在内存上的位置。

(4)哈希存储
哈希存储:又叫散列存储,通过散列函数将数据元素的值映射到对应的内存地址上。

3、数据运算
(1)运算的定义
数据运算的定义是针对逻辑结构的,也就是在逻辑上要实现什么效果。
(2)运算的实现
数据运算的实现是针对存储结构的,也就是在某种存储结构下,该如何实现定义的效果。
二、算法
(一)定义
算法是求解问题的步骤,也就是说对于某一个问题,我们会按照怎样的步骤去处理它。例如,数学中的函数y=f(x),我们对于每一个问题x,会按照f定义的这种步骤去处理它,最终得到y。
(二)算法的基本特性
(1)有穷性
有穷性是指算法的步骤应该是有限的,它在执行有穷步之后应该结束;同时,它所消耗的时间也应当是有限的。例如,y=f(x),我们的目的是得到y,所以f不能是算不完的。
(2)确定性
确定性是指算法的步骤应当是无歧义的,对于相同的输入会得到相同的输出。例如,y=f(x),我们的目的是得到y,所以f定义的步骤应该是确定的,不能对于同一个x,得到不同的y。
(3)可行性
可行性是指算法的每一步应当是可以实现的,在计算机中,也就是指算法可以通过有限次基本运算来实现。例如,y=f(x),我们的目的是得到y,那么f定义的步骤应当是可以计算的。
(4)输入
算法应当有0个或多个输入。例如,y=1,没有输入;y=f(a,b,c),有多个输入。
(5)输出
算法应当有1个或多个输出。例如,y=f(x),x=g(u),u=h(v),总体来看,y=f{g[h(v)]},但我们可以把得到的y=f(x),x=g(u),u=h(v)都输出出来。
(三)优质算法的特性
(1)正确性
正确性指的是优质算法应当能够正确地解决问题。例如,若我们知道x=1时y=2,对于函数y=f(x)=x+2来说,它虽然算出了一个y值,但不正确。
(2)可读性
可读性指的是优质算法应当便于人们去理解。
(3)健壮性
健壮性指的是优质算法应当对非法的输入有适当的反应或者处理。例如,y=f(x)=1/x,当输入为x=0时,我们会发现这一函数无法计算,所以我们可以特别定义当x=0时,函数无意义。
(4)低存储需求
低存储需求是指算法占用的内存空间小,表现为低空间复杂度。
(5)高效率
高效率是指算法消耗的时间少,表现为低时间复杂度。
(四)算法的度量
(1)时间复杂度
度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T(n),我们通常是分析某一个操作在算法中重复的次数和问题规模n之间的关系,通常表示为n的函数,只保留最高次,忽略低次项和最高次项的系数。
一般来说,一个算法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最好时间复杂度、平均时间复杂度、最坏时间复杂度。
(2)空间复杂度
度量算法的空间复杂度S(n),我们通常是分析存储空间的大小和问题规模n之间的关系,通常表示为n的函数,只保留最高次,忽略低次项和最高次项的系数。